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約旦-佩特拉古城



約旦基本資料:

面積:八萬九千二百一十三平方公里.
人口:(2004/7): 5,611,202萬人。
首都:安曼 Amman 國民平均所得(2003):4,300 美元
語言與人種:阿拉伯語為國語, 英語為商用語, 法語亦廣用。人種主以阿拉伯人為主,以及游牧民族貝都因人。
宗教:伊斯蘭教
氣候類型及氣溫 :大陸性氣候, 雨量極少. 一年之間, 以10~5月是雨量較多的季節, 6~9月比 較乾燥。
貨幣:單位是JORDAN DINAR 笛那耳, 1dinar等於1000費耳司(fils)。
匯率:US$1等於0.709 dinar (JD)-2003
國民年平均所得(GDP):$4,300 (2003)

佩特拉:


佩特拉——懸崖絕壁上的都城,岩石山懷抱中的遺跡。在近2000年的時間裡,它遠離人類生活,隻存在於傳說中。在希臘語中,佩特拉是岩石的意思。正如它的名字一樣,佩特拉城就像一個巨大的巢穴開鑿在灼熱的岩壁上。依山崖而建的佩特拉古城,是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。
  
文字介绍:
  
佩特拉是约旦的一座古城。它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的,并以岩石的色彩而闻名于世。佩特 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称为”玫瑰红城市”。实际上,这里的岩石不只呈红色,还有淡蓝、橘红、黄色、紫色和绿色。 佩特拉城隐藏在一条狭窄的峡谷内。建筑物雕凿在悬崖峭壁面内,其房间也隐没在岩石之中。大约公元前312年,纳巴泰人(古代阿拉伯部落)在此定居。  
佩特拉城地处从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贸易之路上,所以它成了那些横越干旱乡村地区疲乏的旅行者们喜欢的歇脚地。公元106年古罗马人接管佩特拉以后,该城市仍然十分繁华。但后来因贸易路线改变了,佩特拉的重要性因此大为削弱。最终它被遗弃了,直到1812年后才被人发现。   
佩特拉在希腊语里是”岩石”之意,这个名字取代了《圣经》中的”塞拉”一词。据一些神话传说,这里是摩西(古代希伯菜人的领袖—译注)点出水的地方。这个事件发在生古代希伯菜人从埃及出 逃后处于一片荒野的40年里。

地圖: http://maps.google.com/maps?f=q&hl=zh-TW&geocode=&time=&date=&ttype=&q=%E7%B4%84%E6%97%A6%E4%BD%A9%E7%89%B9%E6%8B%89&sll=30.585164,36.238414&sspn=7.505605,14.80957&ie=UTF8&t=k&om=1&ll=30.356583,35.451508&spn=0.058806,0.1157&z=13&iwloc=A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travel.com.tw/map_asia/jordan.html
http://www.lotour.com/snapshot/2006-10-10/snapshot_48083.shtml中國國際旅遊交易網

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

秘魯發現斯坎文化古墓




這座墓地有900年歷史﹐位於秘魯首都利馬西北420英里處﹐附近還有一座金字塔。南伊利諾依大學的古人類學教授西瑪達(Izumi Shimada)說﹐這座墓地的主人顯然是社會名流。其間有金製物件﹐還有包銅的物件﹐整個墓地很複雜。
西瑪達表示發現了十把塔米刀﹐其中包括一把14英寸鍍銅的塔米刀﹐上面還裝飾著斯坎(Sican)神祗。塔米刀一直是秘魯的象徵﹐但是發現帶裝飾的塔米刀還是第一次。更重要的是﹐以往的塔米刀都來自於盜墓者﹐由於並非來自原始埋藏地﹐考古價值受到影響。而這一次﹐考古學家可以十分確定的相信這把塔米刀來自於斯坎文化。
斯坎文化的年代大約在公元750年到1375年間


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

印度抗愛滋有一套 檳榔口味保險套迎合市場




新一波對抗愛滋病行動,國內最大的避孕產品製造廠「印度斯坦乳膠公司」製造一種頗受歡迎、混合檳榔與菸草特殊口味的保險套,大手筆推出八百萬包,免費供應性行業工作者使用。
國營的印度斯坦乳膠公司表示,目前已經有八百萬包特殊口味保險套,提供給主要市場─印度西部的性行業工作者使用。
這種既辣又苦,混著檳榔、菸草味道的保險套,稱為「paan」口味保險套。真正的paan在南亞地區街頭攤販到處都有賣,paan包裹在一片小葉子裡,內含檳榔果、菸草棕櫚糖,並混合一種甜甜苦苦的糊膏(類似台灣檳榔);咀嚼時,會吐出紅紅的汁。
乳膠公司發言人賈雅拉吉告訴法新社說,paan口味保險套很受一些性工作者歡迎。
一個抗愛滋團體表示,一些性工作者喜歡paan口味保險套,更甚於一般香蕉、草莓口味的保險套。這個團體由「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」經費支持,目前正全力投入印度的抗愛滋行動。
賈雅拉吉說,這些保險套是免費供應給性工作者使用,希望協助他們說服顧客使用保險套,以共同預防愛滋病傳染。
資料來源:奇摩新聞

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

渥太華-鬱金香節








渥太華
興起於渥太華河之上的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。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。1月份平均氣溫是-11℃。最低氣溫達-39℃。人口120萬。渥太華又稱“鬱金香城”。一八五七年,英國維多利亞女皇選擇了渥太華作為英國這塊殖民地的首府;此後,渥太華便成為加拿大的政治中心。它既是重要的鐵路樞紐,又是著名河港,還有百余條航線通往國內外重要城市。在德若阿金姆建有加拿大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。渥太華還是全國文化、科學研究的重要城市。渥太華大學、卡皮頓大學等最高學府,著名的科學院和研究中心均設於此。市內還有國家藝術中心 (National Arts Centre)、國家美術館 (National Gallery)、文明博物館 (Museum of Civilizations)、加拿大自然博物館 (Canadian Museum of Nature) 、全國科學技術博物館、國家軍事博物館、國家航空博物館、郵政博物館、國家圖書館等。這個擁有數千英畝的城市,雖不算大,卻井然有序,處處可見綠化及自然保育的用心。 綠樹濃蔭與華夏高樓使渥城在華麗的外表下,自有一份莊嚴溫婉。 在該城居住著1萬余華人。市區中心附近的王馬錫街,是華人商店集中區。

鬱金香花節(5月的最後兩周)是首都渥太華的盛大節日。節日間舉行各種彩車遊行。歡慶的人們還選出一位美麗的“皇後”。人們尾隨“皇後”的花車,以樂隊為前導徐徐前行。 如果五月中到渥太華旅遊,那時正是鬱金香節,繁花似錦,一張張彩色的花地氈,遍布市內每個角落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歐洲戰火燎原,荷蘭女皇曾在渥太華避難;戰後,女皇回國,為感謝渥太華市民,女皇送來了許多鬱金香花種,使渥太華的鬱金香花節更為盛大。
資料來源:奇摩新聞